- 清空播放記錄
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

- 最後的大閘蟹:36.61.17.178雖然是手塚治蟲的的遺作,還是添加了非常多大友克洋和林太郎多個人風格。感覺銀翼殺手在概念上和視覺設計上與本片有很多相通之處,甚至和阿麗塔的主題也可以聯係起來。日本文化輸出很牛逼呀。當然本片對“大都會”和女機器人的概念設計也是從弗裏茨朗那部偉大默片大都會中而來就是了。雖然是一部講述“階級革命”的末日電影,通過獨具風格的畫風和爵士樂(是的,日本的爵士樂音樂家也非常牛逼),全片呈現出一種圓舞曲般的浪漫感和超脫感。很多人認為這是敘事節奏不夠好,這在我看來,反而是這部電影的獨特美感。手塚治蟲的一個問題就是塑造人物太過臉譜化和低幼化,本片也是如此。
- 阿彭:61.233.230.209這樣的劇作選題方式是我推崇的,在情節劇支撐下足夠細碎和深的去挖掘人性與社會,在兩難和矛盾之中彰顯生活的複雜與苦楚,所謂“法哈蒂流”。A故事開頭用力過猛,轉到B故事後側重點有點失衡,但心理平衡這個點本身找得好,Logline設計也好。劇本真下功夫了。#4th PYIFF#臥虎單元最後一場
- 生活西化:36.58.124.37馮先生真成,要什麽來什麽!!!或許北京人的胡同情結就好像上海人對石庫門的懷念,雖然現在有改造有保留,但現在的田子坊新天地都不是從前石庫門的味道了。。。
- 到底吃什麽:123.234.63.974.5。你期待的反轉和“真相”也許並不存在,事實就是那個一開始的事實;而你認定的事實也許在眾口鑠金下呈現羅生門。 不同的事件,相似的元素,自己觀察“挖掘”著其中一個,而另一個悄然發生讓自己身在其中,兩條線交織在一起,時時映照,卻又會忽然截然不同。隱藏的互相牽製,而當決心放棄時,又已經無可放棄。真情摻雜假意,真實人性永遠包裹在重重冠冕堂皇下。劇本太好了。 通篇的鏡頭都在由宇子在的場合,跟著她遊走(除了其中一場)(怎麽想都覺得沒必要像bug)。瀧內公美有一種極鎮定又抽離的旁觀者氣場,很美。又被憨厚研桑的角色驚到,回想起《為了N》。 唯一不足一點在於第一場看似鬼父的後來突然變慈父這扭得有點太大了。。
- 記錄真實QQ:182.91.218.205貝托魯奇有兩把刷子+2,第二個沒看懂-2,第三個覺得等我老了再看一定感慨萬分-1,第四個驚訝又驚豔到+2,第五個,不想看人嘮嗑,還不如看看書過於直白的方式隻能看到導演功力不夠-2,第六個鏡頭搖來搖去,不喜歡-1,第七個科技中的時間,看到了人類永恒的孤獨+2